血压高,医学上称为高血压,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。正常成年人的血压通常在收缩压(心脏收缩时)120mmHg以下,舒张压(心脏舒张时)80mmHg以下。如果血压持续高于这个范围,就被称为高血压。
高血压的常见症状
高血压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。当血压持续升高时,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:
1. 头痛: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或活动后。
2. 眩晕: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,引起眩晕。
3. 眼前发黑: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视网膜供血不足,出现眼前发黑的现象。
4. 呼吸困难: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,出现呼吸困难。
5. 胸痛: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,引起胸痛。
6. 脚踝水肿:血压升高可能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,引起脚踝水肿。
高血压的病因
高血压的病因复杂,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:
1. 遗传因素: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,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。
2. 不良生活习惯:如高盐饮食、缺乏运动、吸烟、饮酒等。
3. 疾病因素:如肾脏疾病、内分泌疾病等。
4. 药物因素:某些药物如避孕药、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导致血压升高。
高血压的诊断
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靠血压测量。通常在安静状态下,连续测量三次血压,每次间隔至少5分钟,取平均值作为血压值。以下情况可诊断为高血压:
1. 收缩压≥140mmHg和/或舒张压≥90mmHg。
2. 非同日血压测量,三次均达到高血压标准。
高血压的治疗
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. 生活方式干预:如低盐饮食、增加运动、限酒等。
2. 药物治疗: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、ACE抑制剂、ARBs、钙通道阻滞剂等。
3. 定期监测血压:了解血压控制情况,调整治疗方案。
4. 针对并发症的治疗: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、糖尿病等。
高血压的预防
预防高血压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1. 均衡饮食:减少食盐摄入,增加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。
2. 适量运动: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。
3. 限酒:吸烟和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,应尽量避免。
4. 控制体重: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,应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。
5. 定期体检:及时发现血压升高,尽早进行干预。
高血压的注意事项
1. 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,按时服药,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。
2. 注意观察血压变化,如出现血压波动较大、头痛、眩晕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3. 保持良好的心态,避免过度紧张、焦虑等情绪。
4. 遵循医生的建议,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