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
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2021

2025-01-22 09:32
2025-01-22 09:32 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2021

血常规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,通过对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计数和形态观察,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。2021年的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,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。以下是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的详细阐述。

二、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

红细胞计数(RBC)和血红蛋白浓度(HGB)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两项重要指标。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为(4.0-5.5)×10^12/L,血红蛋白浓度范围为120-160g/L。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反映了人体血液的携氧能力,低于正常值可能提示贫血,高于正常值则可能提示红细胞增多症。

三、白细胞计数与分类

白细胞计数(WBC)是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,正常范围为(4.0-10.0)×10^9/L。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、淋巴细胞、单核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。正常情况下,中性粒细胞占比最高,约为50%-70%。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异常可能提示感染、炎症、肿瘤等疾病。

四、血小板计数

血小板计数(PLT)是血液中血小板的总数,正常范围为(100-300)×10^9/L。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,计数异常可能提示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增多症。

五、红细胞平均体积(MCV)

红细胞平均体积(MCV)是指红细胞平均体积的大小,正常范围为80-100fl。MCV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,如小细胞贫血、大细胞贫血等。

六、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(MCH)

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(MCH)是指每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,正常范围为27-32pg。MCH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,如低色素性贫血、高色素性贫血等。

七、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(MCHC)

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(MCHC)是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浓度,正常范围为320-360g/L。MCHC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,如低色素性贫血、高色素性贫血等。

八、红细胞分布宽度(RDW)

红细胞分布宽度(RDW)是指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差异程度,正常范围为11%-15%。RDW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,如小细胞贫血、大细胞贫血等。

九、中性粒细胞百分比

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指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的占比,正常范围为50%-70%。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可能提示感染、炎症等疾病。

十、淋巴细胞百分比

淋巴细胞百分比是指淋巴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的占比,正常范围为20%-40%。淋巴细胞百分比异常可能提示免疫性疾病、感染等疾病。

十一、单核细胞百分比

单核细胞百分比是指单核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的占比,正常范围为3%-8%。单核细胞百分比异常可能提示感染、炎症等疾病。

十二、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

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指嗜酸性粒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的占比,正常范围为1%-5%。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可能提示过敏性疾病、寄生虫感染等疾病。

十三、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

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指嗜碱性粒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的占比,正常范围为0%-1%。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可能提示过敏性疾病、增生性疾病等疾病。

十四、红细胞沉降率(ESR)

红细胞沉降率(ESR)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沉降的速度,正常范围为0-15mm/h。ESR异常可能提示炎症、感染、肿瘤等疾病。

十五、C反应蛋白(CRP)

C反应蛋白(CRP)是一种急性期蛋白,正常范围为0-10mg/L。CRP异常可能提示感染、炎症等疾病。

十六、血红蛋白电泳

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检测血红蛋白结构的实验方法,正常情况下,α、β、γ、δ、ε链的比例分别为2:2:1:1:1。血红蛋白电泳异常可能提示地中海贫血、血红蛋白病等疾病。

十七、网织红细胞计数

网织红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,正常范围为0.5%-1.5%。网织红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提示造血功能异常。

十八、血清铁蛋白(SF)

血清铁蛋白(SF)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,正常范围为15-200μg/L。SF异常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、铁负荷过重等疾病。

十九、血清铁(Fe)

血清铁(Fe)是指血液中的铁含量,正常范围为8-28μmol/L。血清铁异常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、铁负荷过重等疾病。

二十、血清总铁结合力(TIBC)

血清总铁结合力(TIBC)是指血液中能与铁结合的蛋白质总量,正常范围为40-80μmol/L。TIBC异常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、铁负荷过重等疾病。

通过以上对2021年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表的详细阐述,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,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