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肠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、安全、便捷的检查方法,主要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,如胃溃疡、胃炎、肠炎、肿瘤等。通过超声检查,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胃肠壁的厚度、形态、蠕动情况以及有无异常回声等,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。
二、胃肠超声检查的准备工作
1. 检查前禁食:受检者需在检查前8小时内禁食,以确保胃肠道内无食物残留,影响检查结果。
2. 排空粪便:检查前需排空粪便,避免粪便遮挡胃肠道,影响观察。
3. 清洁皮肤:受检者需清洁腹部皮肤,以便探头与皮肤接触更紧密,提高检查效果。
三、胃肠超声检查的设备与操作
1. 设备:胃肠超声检查主要使用凸阵探头,频率一般为3.5MHz。
2. 操作步骤:
1) 受检者取仰卧位,充分暴露腹部。
2) 操作者涂抹适量耦合剂于探头,将探头轻放在受检者腹部。
3) 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进行扫查,包括胃、十二指肠、小肠、大肠等部位。
4) 观察胃肠壁的厚度、形态、蠕动情况以及有无异常回声等。
四、胃肠超声检查的手法技巧
1. 推扫手法:操作者用手指轻轻推动探头,使探头与皮肤保持紧密接触,避免产生气泡,影响观察。
2. 旋转手法:在扫查过程中,操作者可适当旋转探头,以获得更全面的图像。
3. 深度调节:根据受检者腹壁厚度,适当调节探头深度,以获得清晰的图像。
4. 耐心细致:在检查过程中,操作者需耐心细致,全面观察各个部位,避免遗漏。
五、胃肠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
1. 避免过度用力:操作者避免在检查过程中过度用力,以免造成受检者不适。
2. 注意受检者反应:在检查过程中,注意观察受检者的反应,如有不适,及时调整手法。
3. 适时沟通:与受检者保持良好沟通,了解其感受,以便调整检查手法。
六、胃肠超声检查的图像分析与报告
1. 图像分析:操作者需对检查到的图像进行仔细分析,观察胃肠壁的厚度、形态、蠕动情况以及有无异常回声等。
2. 报告撰写:根据图像分析结果,撰写详细的检查报告,包括检查部位、发现异常、诊断意见等。
七、胃肠超声检查的应用与局限性
1. 应用:胃肠超声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,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。
2. 局限性:
1) 对胃肠壁厚度、形态的观察受腹壁脂肪厚度影响较大。
2) 对微小病变的检出率较低。
3) 部分受检者因胃肠道气体干扰,影响检查效果。